考古系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师资力量及实践基地设立,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学术型考古学人才。考古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考古学科作为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是目前国内考古学科门类齐全、研究领域广、学术成果丰硕的国内一流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多年来,考古系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打造了一支学术实力强大、年龄结构合理、学科方向均衡、社会影响广泛的顶级师资团队。
考古系共有15个培养方向,分别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汉唐考古、边疆民族考古、古文字学、动物考古、植物考古、遥感考古、冶金考古、体质人类学、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佛教考古、中国古代玉器研究、考古化学、环境考古。多年来,考古系充分利用考古所的资源和特色,搭建了强大的教学实践平台,已形成一支学科布局合理、学缘结构多元、梯队建设合理的充满活力的专业教师队伍,其规模和影响居于中国高校考古学科之前列。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考古系各专业方向皆由一线专家学者和中青年骨干力量教师授课,授课内容涵盖丰富的田野经验及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同时始终坚持田野实践与考古学理论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职教师每年约有40余项发掘项目,其时代从旧石器晚期至宋元时期,地域遍布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学生可通过参加田野考古包括考古调查、发掘、测绘,室内整理和报告编写,全面锻炼实践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