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领导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领导

李国强

李国强,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本科生学业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是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是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人选,获得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称号,荣获国家海洋局等部委颁发的“2010年度十大海洋人物”称号。兼任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法学会常务理事、商务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专家组成员,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等。主要学术方向是中国海疆问题(南海、钓鱼岛)、“一带一路”研究。主持和参与完成各类课题60余项,出版3部专著,先后在《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2016年4月29日,为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体学习做有关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专题讲解,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杨艳秋

杨艳秋,女,汉族,四川彭县人。中共党员。200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中国史研究动态》主编。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主要著作《明代史学探研》《礼与中国古代社会·明清卷》(合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社会形态》(副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合著);在《中国史研究》、《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


施劲松

施劲松,男,汉族,云南昭通人,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9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考古系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纪委书记兼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曾任《考古》编辑部主任、副主编,考古杂志社社长。现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等。研究方向为商周考古学,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南方地区的青铜文化。曾在《考古》、《考古学报》、《文物》等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展龙

展龙,男,汉族,1976年11月生,甘肃靖远人。研究生学历,历史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7月参加工作。现挂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助理,兼任历史学院执行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国家治理史及历史文献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项目数十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多部,成果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一等、二等奖多项。


闫雷

闫雷,男,汉族,山东淄博人,中共党员,编辑。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本科、硕士分别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公共管理专业,从1995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先后任党委宣传部和团委干部、办公厅调研处《院报》和《要报》记者、办公厅秘书处副处长和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招生与就业处处长,曾兼任中国社科院团委委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纪委委员。


刘强

刘强,男,汉族,山西五台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3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故宫博物院博士后。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校故宫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中国传统年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专业领域为中国近代史、文化遗产与博物馆。曾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编著2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袁宝龙

袁宝龙,男,汉族,吉林白城人,中共党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与阐释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阐释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史记研究会理事。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秦汉边疆思想研究”,曾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项目“礼与中国古代社会”、重大国情调研项目“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等重大课题多项,出版著作《秦汉时期政治文化体系的整合与建构》、《新史学》(译著)等,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部分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或转摘。


周振宇

周振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现挂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史前海洋考古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子课题。主持的福建壳丘头遗址群、南山遗址的考古工作多次入选当年的“中国考古六大发现”、“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第二届考古学大会获评“田野考古三等奖”;个人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第二届考古学大会青年学者奖(金爵奖)”,入选第五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兼任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旧石器考古学会委员。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高级访问学者,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产研究所访问学者。曾赴美国、日本、俄罗斯、洪都拉斯等国进行考古发掘、学术交流。


陈相龙

陈相龙,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获得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称号,入选首批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才“培远”计划。现挂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委会秘书长、年代学专委会秘书。主要研究方向为碳十四测年、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年代学课题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作为主要任务责任人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华文明探源研究项目”生业课题与年代学课题,先后在《考古》《人民日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steoarchaeology》等国内外重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


董慧子

董慧子,女,辽宁大连人,中共党员,助理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党委副书记。本科、硕士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2006年获管理学硕士学位。从2006年起先后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人事处、学工部工作。201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本科生工作处从事学生思政党建工作。2020年10月到历史学院任党总支副书记,分管本科生学生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