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2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博士。2001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工作,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专著:
《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研究(1925-1945)》(独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民国政治史研究》(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9月第1版。
论文:
1.《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2.《中国知识界与第三届太平洋国交讨论会》,《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1期。
3.《“一九二〇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全文转载于《新华文摘》2004年第4期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05年第1期。
4. 《民族危机下的国民外交——太平洋国际学会第四届会议开幕争论之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外交》2005年第9期。
5.《国民外交的一次尝试——中国代表参与太平洋国际学会第一次会议之前后》, 《一九二〇年代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9月。
6.《国民外交与学术研究: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的基本活动及其工作重心的转移(1925-1933) 》,《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4期。
7.《太平洋国际学会与1929—1937年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以金陵大学中国土地利用调查为中心〉,《民国档案》2007年第2期。
8.《中国知識人と太平洋問題调查会第三回京都会議》,日本《涉沢研究》第19号,2007年。
9.《“1940年代的中国”国际研讨会综述〉,《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0.《陈衡哲之三进四川——兼论〈川行琐记〉事件》,《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11.《20世纪上半期的“过渡时代”观之嬗变》,《青年学术论坛》2010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9月。
12《“女党员”与党——抗战时期国民党妇运工作人员吁请恢复妇女部的努力》,《青年学术论坛》2011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13.《抗战前北平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的学校卫生工作》,《青年学术论坛》2012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14.《抗战初期的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以1939年弗吉尼亚海滩会议为中心的考察》《未名亚太论丛》第6辑,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
15.《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与国民政府——以抗战时期为中心的考察》,载徐秀丽、郑成林主编《中国近代民间组织与国家》,《中国近代史论坛》第三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16.《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的国民党政权——史学界对1928-1932年民国政治史的研究述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a。
17. 《民国史研究的新史料与新叙事———第三届“民国史研究高峰论坛”评述》,《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18. 《国立大学与国民政府——以抗战爆发前浙江 大学校长更迭为主线的考察》,《抗日战争研究》2016年第6期。
19. 《武汉国民政府第二次北伐时期的伤兵救护——以伤兵救护组织为中心》,《军事历史研究》2020年第5期。
20.《国民革命与医学群体——以武汉国民政府第二次北伐伤兵救护为中心的考察》,《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本文由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21年12月)全文转载。
21.Book Review:"Hu Shih and New Chinese Culture: Historical Events and Interpretations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2022,Vol.16, No.2.
翻译:
1.周策纵著,陈永明、张静等译:《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年3月第1版;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8月第1版。
2. (美)怀默霆著、张静译,《中国家庭中的赡养义务——现代化的悖论〉,《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
3. (美)何稼书著、张静译:《聂耳——创作“新兴音乐”与中国革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