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院“新文科建设学术沙龙·数字人文工作坊”日前正式开班。工作坊由向静老师筹划组织,旨在增进历史学、文学、哲学、艺术学等人文学科本科生、研究生对数字人文研究现状的了解,获得如何选用数字人文工具的方法辅导与实操训练。工作坊在筹备之初将工作对象确定为获批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同学,对17位申报大创课题研究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同学们有关数字人文方法与工具的学习需求与建议,根据同学们反馈的情况制定了工作坊主题。工作坊活动分为讲座和实际操作两部分,其中讲座采用专家讲解、主持人对谈、观众对话交流的形式进行,实际操作采取线下辅导与线上演示相结合的方式。
7月9日下午,工作坊邀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CBDB亚洲项目经理柳舟老师,作了“数字人文与大学生科研实践:发展现状与方法谈”的首场讲座。在讲座中,柳老师针对目前本科生研究生开展数字人文研究的步骤选择、如何理解数字人文工具的适用性与边界、主要数字工具的分析方法等问题进行了专门讲解。她在严肃的学术分析中,融合了个人如何将哲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与学习编程相结合的感受和经验,鼓励在座的同学们勇于跨界、多做尝试,并介绍了如何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学习数字工具的方法。参与讲座的本校师生共18人,在对谈与交流中,主持人、观众对主题建模方法及其案例、对自然语言处理、文本挖掘等问题进行了自由讨论与深入分析,体现了工作坊学习内容充实、形式活泼的特点。
7月10日晚,工作坊举办第二期讲座,主题为“数字人文与大学生科研实践:技术原理与工具分析”,由哈佛大学计量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宏甦老师主讲,王老师讲解了文本资料如何转化为数据、进而建设成为数据库、开发挖掘工具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研究者个人采用成熟数据库、自建数据库的不同条件及其利弊;以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为例,通过ACCESS演示,完整展示了“宋元之际婺州的社会网络”这一研究如何发现问题、验证问题、并提出历史解释的过程;并介绍了MARKUS、DOCUSKY、CTEXT、MQWW等国际知名的数字人文平台。讲座采用腾讯会议在线的方式,参与者包括我校历史学、文学、语言学、考古文博、新闻、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等专业的师生以及首师大、中科院、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校师生共158人。讲座过程中,听众通过聊天框积极提问,王老师及时回应,并在随后的提问环节,针对社科大文博、古代文学史、明清研究的同学提问作了详尽的解答。
工作坊开展期间,组建了3个微信群,用于联络、征集同学们关心的问题与话题,目前微信群总人数达到300人左右。柳舟、王宏甦两位老师在讲座后加入微信群,继续为我校同学提供有关数字工具学习运用的咨询辅导。
“数字人文工作坊”的成立,得到了历史学院师生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对工作坊的举办效果,参与师生给予了很高评价。本院孙宇琦老师参加工作坊后表示:“刚看到这个讲座题目的时候就超级感兴趣,听了柳舟老师的讲解,更让我确信数字人文在资料查找和数据比较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感谢学院提供这样的学习资源和平台,感谢向静老师的精心组织与策划,期待之后的讲座和实践!”刘亦扬同学说:“今天的活动大大拓宽了我的眼界,柳老师的讲解让我学到许多数字人文研究方面的新知识,非常感谢老师全面而细致的解疑,老师们专业负责的态度也让我对未来的活动充满期待!”20级法学系博士生卫学莉同学说:“今天的数字人文工作坊内容是十分贴近我们研究需求,并且可以很快上手学习的一种新的人文学科研究的方法,柳舟老师详细介绍并举例说明如何运用CBDB开展人文科学研究的新的研究进路与实操方法、精准解答同学们对今后用此数据库研究当中的科学疑惑及如何运用CBDB组织撰写学术论文,并给予我们大量的相关数据库信息便于今后的学术研究,今天课程干货满满、期待明天头脑风暴,遥盼下学期实操工作坊,期待历史学院给我们更多的学术精彩!”世界宗教研究系刘银平同学表示:“听王宏甦老师讲解和答问,见习基于CBDB的中古史研究案例演示。深感数字之海茫茫无际,纵然使用成熟数据库要摸索的地方还很多。同时和浙大、南大等全国各地学子同上一堂课也很有意思!”
今后工作坊还将针对历史学院学生的大创项目进行专门辅导和实操训练,助力同学们在科研中运用新的视角和方法,圆满完成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