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院2024届博士毕业生中,有3名同学喜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4年春季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他们分别是考古系的王一凡同学、历史系的张金桥同学、世界历史系的王晓丹同学。今天小编有幸邀请到三位同学,将写作心得和经验分享给师弟师妹们。
王一凡 《西周王畿的考古学研究》
张金桥 《春秋战国时期海岱地区夷夏融合研究》
王晓丹 《中东路沿线俄国移民问题研究(1897—1917)》
1.小编Q:您是如何选择研究方向及确定论文选题的?
王一凡:兴趣始终指引着我做这个研究。小时候看动画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封神榜传奇》,这是一部讲述商末周初,武王灭商的故事片。剧中的每个人物现在还在我脑中活灵活现。后来越发喜欢历史、考古,于是本科选择了考古专业,再后来报考了徐良高老师的硕士和王巍老师的博士。硕博期间,有幸能长期在周都丰镐遗址进行田野实践。非常感谢我的博导王巍老师和硕导徐良高老师对我的指点与帮助。在导师的支持下,我选定这片区域作为论文的研究课题。殷周之际是中国政治文化的剧变时期,西周王朝则是中国政治制度、礼乐文化形成的关键阶段。研究西周历史与考古,对于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十分重要。
张金桥:这个题目拆解一下,其实包括了两个方面。首先研究内容为“夷夏融合”,其实就涉及到了华夏民族的形成问题。我的老师王震中先生一直以来在这个问题上颇有心得,并鼓励我们可以做一些具体的研究尝试。在我博士入学后,王老师曾多次同我们分享、讨论他“夷夏互化融合”的观点,后来王老师这篇文章发表在了《中国社会科学》上,我受到了颇多启发。其次,题目之所以限定在春秋时期的海岱地区,这就与我的知识储备有关系。因为选题要选择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我自本科学习历史以来,就对春秋时代十分感兴趣,所以读《左传》《国语》等文献比较多。硕士期间,受我的硕士导师燕生东老师的教导,熟悉了一些山东地区的考古素材。总而言之,最终选定题目一方面是因为老师的鼓励和指导,另一方面,也与我的兴趣、求学经历和知识储备有关。
王晓丹:读博士二年级时,正当我考虑和酝酿毕业论文题目之际,俄罗斯科学院社会政治研究所所长、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谢·瓦·梁赞采夫应邀访问世界历史研究所。他在与俄罗斯东欧史研究室学术交流中谈及,俄罗斯面临较为严重的人口问题,如人口负增长、大批年轻人向国外移民等。我对梁赞采夫教授提到的俄罗斯人口和移民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在会后及时向我的导师王晓菊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王老师非常支持我研究俄罗斯国际移民问题,同时指出了该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由此之后,我开始广泛查阅俄罗斯国际移民史方面的相关资料。我发现,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俄国移民在中国东北半个多世纪(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的历程是俄罗斯国际移民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是,国内外学界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1917年俄国大革命爆发后的俄国移民问题,有关1917年前中东路沿线俄国移民问题的研究尚显薄弱。实际上,1897~1917年中东路沿线俄国移民历程是俄罗斯移民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阶段。我认为,该选题具有前沿性和开放性,对深刻解读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俄国远东政策史、中俄关系史和中国东北地方史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论文成果应当为中国东北振兴与中俄边境地区合作提供有益的历史镜鉴。
2.小编Q:论文的写作涉及到方方面面,除了构思选题、拟好框架、正文写作、修改打磨外,往往还伴随着各种挑战。请问您是如何解决论文写作中的这些困难的?
王一凡:西周王畿区域是一片横跨关中盆地和洛阳盆地的广大区域,实地考察相关遗址的地形地貌及所处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在论文写作阶段,我分三次,每次大约一个月,和同门或朋友租车进行实地考察。2020年10月-11月进行了关中、泾河、陇东考察(涉及西安、宝鸡、岐山、扶风、凤翔、陈仓、灵台、彬县、泾阳、韩城)。2023年5月关中东部北缘补充考察(涉及铜川、富平、三原)。2023年8月进行了晋南、豫西、豫中南考察(涉及三门峡、运城、侯马、绛县、洛阳、郏县、平顶山、淅川、武关、驻马店、叶县、南阳、漯河、开封、郑州)。这些经历对于论文的写作大有裨益。同时,还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创计划”的支持,开展了秦岭北麓鄠邑长安段西周遗址的专项区域调查。
张金桥:我觉得我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一开始的时候缺乏大文章的写作经验,有时候想得太多,反而落实在纸面上的太少,总想着想清楚之后在动笔。现在来看,这是很不正确的,写博论是个长期工程,应该是每次有想法,都及时记录下来。还有就是选题时可能把文章章节架构想得过于“完美”,真正动笔的时候发现,其实还是有很多问题的,这就需要不断地“自我否定”,从而真正把文字打磨出来。
王晓丹:我将论文设定为绪论、六章和结论八个部分,拟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北亚国际关系变化、俄国远东政策调整与中东铁路修筑为历史背景,论述中东路沿线俄国移民的动因、历史阶段、人口结构及地域分布、社会活动和深远影响。但随着资料阅读量的增加,我逐渐意识到,论文的谋篇布局不够得当。例如,第一章关于中东路沿线俄国移民“历史背景”的铺陈繁冗拖沓;论文第二、三、四、六章“动因分析”“发展过程”“社会结构与地域分布”“深远影响”的内容零散无序,无法各自单独成章;第五章“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种类繁多、篇幅过大。针对上述问题,我做了如下修改:一是删减与调整。删减第一章中与论文选题关联度较低的内容,直接切入主题,聚焦于在华俄国移民史、中东铁路修筑和俄国向中东路沿线移民政策,并将第二章“动因分析”调整到论文最后一章。二是合并与拆分。将第三四两章合为一章,即“中东路沿线俄国移民的总体规模”,内容包括俄国移民的阶段性特点、地理分布和民族成分。将第五章拆分为两章,分别为“俄国移民定居点的经济特色与行政治理”和“中东路沿线俄国移民文化空间”。是补充与提升。在最后一章“对中东路沿线俄国移民的总体评价”中增加了比较分析的视角,将1897~1917年中东路沿线俄国移民与俄国远东、高加索地区移民运动进行横向对比,同时纵向考察该时期中东路沿线俄国移民史在中国俄侨史上的转折意义。修改以后,论文虽然比原计划减少了一章,但主题更加突出,观点更加鲜明,框架更为合理。基本上没有哪篇博士论文可以做到“一蹴而就”,边写边改、边改边写,才能打磨出一篇好的文章。
3.小编Q:论文写作中有没有特别难忘的经历?
王一凡:2023年9月下旬,我的父亲突然去世,奔回南京家中处理后世,一周后回校继续论文写作。家父生前经常和我说,自己认准的事情要“放手去干”。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还有句话“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对自己热爱的事情还是要坚持。
张金桥:特别难忘的经历没有,我的整个写作过程算是比较顺利的。但我想告诉师弟师妹们的是,写大论文要废大功夫,但并不是说费了功夫,就能一路很稳当的做完;甚至长时间面对一个问题去思考,长时间撰写同一个方面的文字,难免会陷入自我怀疑。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多和导师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交流是可以纾解压力和解惑答疑的。
王晓丹:最难忘的事情就是我的导师对我不厌其烦的指导和循循善诱的启发。王老师平时工作繁忙,便利用夜晚、周末和节假日,帮我阅改论文。在我的电脑中,分门别类地保存着“论文的修改历程”“老师的阅改原稿”等文件夹。在“老师的阅改原稿”文件夹中,数十份以“阅改+第几稿+日期+论文题目”命名的文档依次排列。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渐渐克服了就事论事、论述不当、缺乏逻辑性、翻译腔、语言贫乏等缺陷和不足,论文写作水平显著提高。
4.小编Q:作为一名优博论文奖的获得者,能不能给师弟师妹们传授一些经验?
王一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兴趣和习惯。我的一点体会就是,研究的问题最好能与自己的兴趣契合,兴趣会让我们感到开心,会让研究的过程顺畅。
张金桥:我不算有跨学科背景的学生,但我的老师一直在跨学科、多视角方面给与了不少指导。王震中老师特别强调研究中将文献史料、田野考古资料、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的结合。因此,入学之后,我就读了很多关于人类学、社会学方面的文献,弥补自己的理论不足,同时结合我在硕士期间做过的一些田野调查和发掘工作经历。因此我的经验就是,注重理论与实践、课堂之上与课堂之外的结合。
王晓丹:博士学位论文写作不能急于求成,寄希望于速战速决,更不能懒惰拖延、裹足不前。第一,史料是论文写作的基础,要注重搜集和使用一手史料、前沿成果。第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写作过程中要严谨求实,勤于思考,善于交流。第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养成每天完成最低任务量的习惯,积少成多。第四,注意劳逸结合,每天适量运动,保持身心愉悦和头脑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