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池翔,1989年生,重庆荣昌人。2007年至2011年就读于四川大学历史学基地班,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和金融学第二学位;2011年至2014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14年至2019年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经济史研究室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国经济史、环境史和东北区域史。
课题
主持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代中国东北的林权嬗变、林木贸易与边疆治理研究(1861-1931)(22CZS059)。
著作
1. 池翔(独著):《林业的生成:近代中国东北的森林治理和产业秩序(1860-1931)》(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文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5年3月。
2. Xiang CHI(第二作者), The Institutions of Land Property Rights in China: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1560-1950)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24)。
论文
1. 《“林业”的跨语际实践:晚清日本林学新词的输入和转译》,《抗日战争研究》2024年第2期。
2. 《“山乡巨变”:近代辽东山区的林业建设和乡村秩序》,《齐鲁学刊》2024年第5期。
3.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国有林的确权与争讼》,《近代史研究》2023年第1期(《新华文摘》2023年第13期论点摘编)。
4. 《民国时期中国东北的森林国有化与央地关系变迁》,《中国经济史研究》2023年第3期。
5. “Managing the Fengtian National Forest during the Republican Era: Affirmation and Disputes over Usage Rights” [民国时期奉天国有森林的管理:关于使用权的确权和争议]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Vol.17, No. 1, 2023.
6. 《晚清时期东北林木与中国北方市场的木材贸易竞争》,《清史研究》2021年第6期。
7. 《重塑边疆:鸭绿江右岸的林木开发、森林交涉与边疆秩序》,《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8. 《林业何以成局:清末新政视野下的吉林全省林业总局》,《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19年第8期全文转载)。
9. 《向死谋生:民初奉天陵地森林的近代化转型及其纠纷》,《求是学刊》2020年第3期。
10. 《社会经济史研究中量化研究的挑战和机遇》,《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1年第2期。
11. 《区域的跨界与联结——“历史的进程:近代中国的经济、区域与环境”工作坊综述》,《晋阳学刊》2022年第4期。
12. “Outline of the Institutions for Land Transactions in Traditional China,” Iwo Amelung, Bertram Schefold eds., Chines and European Economic Thought: Theories and Images of Good Governance (London, United Kingdom: Routledge, 2021), pp.49-62. (第二作者)
13. 《国家与地方的互动:卢作孚在四川北碚的建设尝试(1927-1935)》,《“城市史研究的新疆域:内陆与沿海城市的比较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选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年。
14. 《皇土与边城:五口通商前后福州城在清廷视野中的演变》(第二作者),《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15. 《想象的他族:英国传教士陶然士(Rev. Thomas. Torrance)的羌族认知》,《东岳论丛》2012年第4期。
译著
1. 池翔等合译、张海鹏主编, Chinese Historiography of the Last Forty Years, 1978-2018 [中国历史学四十年,1978-2018] , UK: Paths International Ltd., 2023年6月。
译文
1. 池翔译、夏明方著,Xia Mingfang, “From ‘natural river’ to ‘political river:’ Jia Guojing’s research on Qing-era Yellow River governance in light of Karl Wittfogel’s thesis,”[从“自然之河”走向“政治之河”——被误读的魏特夫模式与贾国静的清代黄河治理研究],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14, no.1 (2020)。
2. 池翔译、应星著,“The Setting up and Adaptation of ‘Democratic Centralism’ in the Chinese Workers’ and Peasants’ Red Army: the Jiangxi Fourth Red Army led by Mao Zedong”[民主集中制”在红军中的植根与调适——以毛泽东领导的江西红四军为中心],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14, no.1 (2021)。
3. 池翔译、宋微著, “Breaking Diplomatic Isolation--The Origin of the PRC’s Assistance to Africa”[打破外交孤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非援助缘起”],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15, no.2 (2021)。
4. 池翔译、胡恒著,“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Administrative Importance Rating and Official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in the Qing Dynasty”[清代政区分等与官员选任的量化分析],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16, no.2 (2022)。
学术评论与书评
1. 池翔:《前近代中国森林史的华南脉络——读张萌<流动的森林:一部清代市场经济史>》,《澎湃新闻·上海书评》,2024年5月22日
2. 池翔:《帝国与边民——评金尤美:<民族之蛹:中国的鄂伦春族与清朝边政的遗产>》,《欧亚学刊》新11辑,2022年6月。
3. 池翔:《人参与近代中朝关系的物质维度——评<人参与边疆:清代中朝边界与政治关系(1636-1912)>》,《中国学术》44辑,商务印书馆,2023年7月。
报纸
1. 《从榷关到洋关:晚清财政转型的一个侧面》,《团结报》第488期,2020年1月16日。
2.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历练成长》,《中国社会科学报(社科院专刊)》第3版,2020年5月15日。
3. 《从土地制度认识传统中国及其近代转型》,《中国社会科学报》第5版,2021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