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历史学院持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根据历史学的专业特点以及人才培养规律,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高水准实习实训基地,目前已经累计签约建设13个教学基地。实习实践不仅成为学院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为学院实践育人、科教融合、产学一体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也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磨砺艰苦奋斗意志,为学生通往未来职场打下坚实基础。
(一)博物馆实践合作
目前,学院已经与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三馆正式确立了联合培养战略合作关系,并同多家博物馆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博物馆实践参观平台。近年来,学院组织学生到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郭沫若纪念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中国考古博物馆、大运河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开展实践教学,赴汽车博物馆等进行志愿活动。除此以外,中国考古博物馆还向社科大学子开放了绿色通道,深度整合中国历史研究院的优质资源,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历史学院师生前往郭沫若纪念馆参观学习

历史学院学生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
(二)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中国历史研究院各系所实习实践
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各教学系,每年皆有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与毕业实习。目前,学院已经与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边疆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等单位签署“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协议。
(三)考古实验室与“田野”课堂
为推进考古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打造“课堂—田野—实验室”三位一体的本研连通式考古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成立考古教学综合实验中心,其定位为强化学生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新型课堂、实施学科交叉融合教育的实验中心以及强化科教融合的前沿阵地。同时,学院在河北涞水、河南殷墟、内蒙古巴林左旗等地开设“田野”课堂,为学生田野考古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提供了诸多便利。

历史学院本硕学生赴辽上京考古工作站社会实践

历史学院学生参观涞水富位遗址
(四)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践
学院积极联动从事文化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为学生搭建实践桥梁。截至目前,学院已与中国地方志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华书局、河北邢台市广宗县人民政府、中国社科网、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等单位达成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此外,学院还与一些文化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诸如,2021年夏季历史学院组织学生前往大型互联网公司——字节跳动参观实践;2023年夏季历史学院师生实地走访北京懋隆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促进学生就业合作。
(五)境外交流学习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为学生赴境外交流学习提供了包括6-12个月中长期和寒暑假短期在内的多类型研修项目,以专业深化为主轴、文化交流为补充,旨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系统的成长支持平台,提升专业素养、增进对世界的理解与尊重。目前,我校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项目覆盖美国、英国、新西兰、俄罗斯、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国际学习资源和体验机会。学院多次组织学生到日本、韩国以及台港澳地区进行学术交流与考察,并派出冷门绝学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到位于希腊雅典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交流学习。

文博专硕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方向研究生赴日本考察

考察团一行在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