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4年度重大项目《近代以来国家仪式与中华民族认同研究》开题报告会在中国历史研究院阅微厅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特邀相关领导、学界权威专家、科研管理部门代表、项目组成员以及相关领域师生等20余人参会,围绕课题内容展开深入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助理、历史学院执行院长展龙致开幕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刘强主持并介绍与会人员。展龙教授首先代表学校和学院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对项目成功立项表示祝贺。他认为,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从传统王朝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国家仪式在凝聚民族力量、塑造民族形象、增强民族认同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本课题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不言而喻。罗检秋研究员领衔项目申报成功,是学校“科教融合”战略的典型范例,作为项目依托单位,学校、学院将全力支持项目研究工作,全力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共同推动项目顺利开展。
开题汇报与评议环节由评审组长梁景和教授主持。项目首席专家罗检秋研究员代表项目组,对院校的大力支持以及各位专家表示感谢,并重点汇报课题的立项情况、实施计划、研究特点及其现实关照等。他认为,本课题鲜明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近代以来的国家仪式既是一种面向全体、不断继承和发展的政治仪式,又包容古今中外,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民众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增进着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本课题研究既是从学术上理清近代以来中国国家仪式的变迁过程、历史根源与社会反应,又是总结实际的经验与教训,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仪式体系。

接下来,子课题负责人刘强、李俊领、魏万磊、关昕、章舜粤分别就“晚清国家仪式与中华民族认同(1840-1911)”、“北京政府时期的国家仪式与中华民族认同(1912-1927)”、“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家仪式与中华民族认同(1928-194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仪式与中华民族认同(上篇,1949-197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仪式与中华民族认同(下篇,1978至今)”五个子课题,汇报各自的工作设想与研究难点,以期各位专家提出针对性的宝贵意见。


在专家评审环节,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梁景和教授认为,该项目研究团队实力雄厚,前期基础扎实,课题具备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他指出,在研究过程中,应关注国家仪式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概念界定与异同,交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古今中外仪式之间的关系,不同历史阶段的继承发展与典型特征等重要问题,充分把握好国家仪式与中华民族认同密切相关的主要线索。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姜涛研究员指出,该研究课题贯穿晚清至当代近两百年的历史阶段,涉及不同的国家形式和社会性质,应注意处理好国家仪式、礼仪与民族国家、民族认同等相关概念的关系。另外,他提出课题研究可以发挥“考据名物以明实,梳理典章以知制”的史学传统,利用文字、制表、图录等多种表达方式,以利于通达研究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李正华研究员认为,该项目研究价值高、创新性强,但同时存在不少研究难点。从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不同阶段的国家仪式之间以及与中华民族认同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对不同阶段具体问题的评价应加以注意,做到既有该历史阶段的内在逻辑,又兼具课题研究的统一性。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黄兴涛教授指出,在研究中,不仅需要对不同时期国家仪式的概念范围加以界定,妥善处理好国家仪式和地方仪式以及其他仪式之间的关系,挖掘其深层联结,还需要辨析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等不同层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人认同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早期形式,中华民族认同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林存阳研究员认为,该研究课题意义重大,国家仪式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规范,其重要性更在于对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导向。国家仪式的涵盖内容丰富,既要关注不同阶段的独特性和时代性,更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的特征体现,呈现出继承与发展的主线内容。同时,可以在国家仪式的实践层面与制度制定层面进行深入探究。


与会评审专家对该项目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视野广阔,内容丰富,框架清晰,逻辑关系明确,且研究团队能够胜任相关工作,一致同意项目开题。
在总结发言环节,罗检秋研究员对各位评审专家提供宝贵意见表示感谢,明确指出项目组将秉持严谨态度,充分吸纳专家意见,聚焦于国家仪式与中华民族认同这一核心主题,在概念界定、线索集中、图表运用、独特性与统一性辩证关系等方面进一步优化与完善。通过制定科学系统的工作规划,构建多学科协同合作机制,确保研究计划有序推进,努力产出兼具学术创新与现实价值的优质成果。
最后,刘强副院长代表责任单位再次向项目首席专家罗检秋研究员、向各位专家学者莅临指导致以诚挚谢意,报告会取得圆满成功。
本课题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支持申报,刘强、魏万磊、章舜粤等子课题负责人均为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业务骨干。

撰稿:刘东昇
摄影:张群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