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代史(上)组 |
答辩组长:靳宝 |
|
答辩组成员:刘琴丽、杨宝玉、袁宝龙、朱彦臻、何天白、李梦溪、陈宁 |
时间:5月9日周五 14:00-17:00 |
地点:北综合楼206 |
序号 |
姓名 |
论文题目 |
备注 |
1 |
杨涛 |
从清议与党锢看汉代的政治监督 |
|
2 |
闫子俊 |
汉代比秩特性析论:从尹湾汉简“以功迁”说起 |
|
3 |
庞妍 |
何以立碑:《纪信碑》与唐代地方社会的文化互动 |
|
4 |
刘承坤 |
《左传》杜杨李三家注比较研究:以襄公三十一年传为例 |
|
5 |
封佳仪 |
新石器时代胶东半岛的海洋适应性文化 |
|
6 |
李涵 |
章学诚“史德说”内涵探析 |
|
7 |
李炳灼 |
建筑背后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略论——以恩施地区为例 |
|
8 |
严军艳 |
从云冈石窟看佛教传播趋势与多民族文化融合 |
|
9 |
王夏阳 |
物资、城市与人事:肃代之际至敦煌陷落前河西军抗蕃斗争史事新研 |
|
|
|
|
|
二、中国古代史(下)组 |
答辩组长:吴四伍 |
答辩组成员:常文相、李文益、徐维焱 |
时间:5月9日周五 14:00-17:00 |
地点:北综合楼207 |
序号 |
姓名 |
论文题目 |
备注 |
1 |
张馨艺 |
从“雩礼”看清朝“大一统”观的实践 |
|
2 |
徐凤富 |
边疆治理视域下的戍边将军:黑龙江与伊犁将军比较研究 |
|
3 |
满泽 |
明代彩绘地图《江南各道府图表》考释 |
|
4 |
向如意 |
移民视角下清代川南地区会馆研究 |
|
5 |
谢雨芮 |
清代宫廷女性服饰中的皮毛元素研究 |
|
6 |
刘晓彤 |
明清时期中原文化思想对云南地区的影响:以慈善夫人本主和李宓本主为例 |
|
7 |
陈明辉 |
明代方志中的旌义章节研究——以义民义官为中心 |
|
8 |
史书玉 |
乾隆时期云南铜矿业的矿区群体与社会治理 |
|
|
|
|
|
三、中国近现代史组 |
答辩组长:魏万磊 |
答辩组成员:刘强、赵妍杰、赵蒙 |
时间:5月9日周五14:00-17:00 |
地点:北综合楼208 |
序号 |
姓名 |
论文题目 |
备注 |
1 |
赵晟瑶 |
试论太平天国基层政权治理的得与失 |
|
2 |
秦士超 |
蒋经国主政时期“台湾主体意识”的渗透(1978-1988) |
|
3 |
莫杜皓 |
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红旗渠工程建设研究 |
|
4 |
刘辰浩 |
《边铎月刊》研究(1946-1948) |
|
5 |
李思洋 |
生态博物馆视角下的安徽江淮地区穆斯林社区遗产保护研究——以安徽寿县清真寺为例 |
|
6 |
李铭煊 |
过渡时代的新女性:王世静的人生旅迹(1897-1949) |
|
7 |
纪莹瑄 |
抗战时期台湾籍民在厦抗日爱国活动探析——以台湾义勇队为中心 |
|
8 |
缪诗怡 |
京津沦陷时期的反奴化教育斗争实践(1937-1945) |
|
9 |
刘韩 |
战时兵役制度在后方国营企业中的实施困境(1941—1945) |
|
10 |
魏一楠 |
大革命与女战士: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女生队研究 |
|
|
|
|
|
四、世界史组 |
答辩组长:胡玉娟 |
答辩组成员:俞金尧、张艳茹、金德宁 |
时间:5月9日周五14:00-17:00 |
地点:北综合楼210 |
序号 |
姓名 |
论文题目 |
备注 |
1 |
朱郑峰 |
殖民主义在英属拉各斯的表现及影响(1861-1960) |
|
2 |
刘茗月 |
《永恒条约》边界条款缺失问题研究 |
|
3 |
章皓天 |
浅论日本特高警察的发展 |
|
4 |
翁达 |
试论黎巴嫩真主党的崛起(1982-2006) |
|
5 |
喻熙言 |
大德意志方案起落:1848年革命中法兰克福国民议会与奥地利帝国的政治博弈 |
|
6 |
李惟嘉 |
史以道义:论色诺芬波斯史中的历史真实与道德理想 |
|
7 |
许姝丽 |
1830年代法国共和派活动中的大革命符号 |
|
8 |
丁小玉 |
16-17世纪金银比价与中国—西班牙的白银贸易 |
|
9 |
孙雁鸣 |
英俄“大博弈”中的中国西藏问题探究(1903-1907) |
|
10 |
李文芮 |
从“叛乱”到“革命”:关于爱尔兰复活节起义的舆论变化研究(1916-1923) |
|
11 |
宋泽贤 |
浅析拉布里奥拉的唯物史观思想(1889-1904) |
|
12 |
姬晨亮 |
浅析滨下武志的“海洋亚洲史观” |
|
13 |
段名杰 |
历史教化的嬗变:以赫尔德为中心的考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