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学子风采 |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娄益华采访
发布时间:2022-12-10        文章来源:        浏览:

求学阶段,撰写学位论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诸多同学常对此感到迷惑不解,无从下手。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会、《社科大史学》编辑部邀请了部分本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请他们畅谈自己在写作或指导博士论文中的感想与心得,希望能为同学们提供些许经验启迪。

今天,我们将推送对2022届博士生娄益华的采访,在采访中,娄益华从选题缘由、史料来源、构思和写作过程、如何解决在论文写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怎样调整紧张、压抑的情绪等方面,介绍了有关其博士学位论文《帝俄边疆治理视阈下的北高加索东正教研究》的写作经验。

首先感谢娄师兄在百忙中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也恭喜您获得了学校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第一个想请问师兄的问题是——您是如何确定论文题目的?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题目?

娄益华:感谢历史学院对我的采访!该题目其实与我博士前一阶段的研究领域非常契合。早在刚入学时,我就在导师王晓菊教授的指导下开始寻找研究课题。出于对俄国边疆史的兴趣,我最终将研究对象定为高加索地区,特别是北高加索。据我发现,国内学界对于高加索地区的研究非常匮乏。俄国征服整个高加索耗费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而这个过程又是极其的曲折复杂,它所牵扯到的问题涉及政治、军事、宗教、民族和国际关系等诸多领域。然而在国内,即便是非常详实的俄国通史类著作对俄国征服和治理该地区的论述都是一带而过的,涉及高加索区域史的专题研究则更是少得可怜。在我看来,这片位于欧亚十字路口,从古至今动荡不安的地区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而在博士期间,我完成的学术论文也大都与此相关。因此,我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也自然而然选择了北高加索的宗教问题,希望能够在这方面做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谢谢娄师兄!看来兴趣和专业结合在一起,确实会有刺激研究、激发创造的作用,这无形中也会鼓励同学将自己的兴趣领域继续深耕下去。您刚刚也提到了自己论文主题的研究现状,目前相关研究是比较匮乏的,这说明研究的难度比较大,那您的原始资料是从哪里获得的呢?

娄益华:确实是这样。众所周知,历史研究最重要的就是对原始史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然而,俄罗斯很多地方档案材料都不在网络上公开,加之受疫情环境影响,出国又不太方便,这些确实给我们的研究增添了困难。但好在我有幸从俄罗斯网站上找到了完整的沙皇统治时期北高加索地区的东正教主教区公报,还有诸如《高加索年鉴》这样的政府官方出版物,以及当代学者集中编纂的文件集。这些资料成为我博士学位论文的核心和基础。前期找寻这些资料确实花费了我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网络资源很多时候并不能靠简单的搜索就能得到,需要耐下心来一点一点去搜寻、发掘,惊喜总在不经意间。一旦获得珍贵的文献,那种喜悦之情是溢于言表的。

所以说,我们在面对寻找资料困难的时候,要耐下心来,利用各种线索和资源,努力寻找。正如傅斯年所说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脑找东西”。那在我们找到材料后,又该如何构思论文?以及如何展开写作?

娄益华:实话实说,构思论文比写作要难得多。有的时候一个角度或者一个切入点要思考很久才能获得灵感。资料就摆在那里,如何运用它才是考验能力和耐力的关键。我个人比较喜欢在吃饭或者睡觉前思考问题,因为我觉得人在非常放松的时候反而比紧盯着屏幕和书本时更容易发挥想象力。我曾经花费近一个月的时间来思考论文题目和提纲,等这些都敲定后,真正写起来时反而变得轻松舒畅。因此,我觉得写论文前一定要先将文章的骨架搭建起来。只要明确了自己的写作目标和框架结构,往里面填内容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可以这样理解,一篇论文的构思和框架,是写作论文非常重要的一环,更需要长时间不断地打磨。那么,除了需要花费颇多的心血来谋篇布局,您在写作当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

娄益华:困难是肯定有的,从选题构思到写作完成,每个阶段几乎都会遇到些问题。其实我认为学术研究的过程就是去解决一个个问题。比如,最初在思考论文题目时我就经常迟疑不决甚至否定自己。有时候觉得可能无法完成这样的选题。但好在我的导师和同门给予我很多的鼓励和非常大的帮助。导师再忙都会经常与我沟通,询问我的写作近况并给我提供许多宝贵的意见和指导。王老师时常给我们改稿到深夜,没有老师的辛勤付出,我的毕业论文恐怕并不会完成得这么顺利。还有我同门的兄弟姐妹,我遇到想不明白的问题就会向他们请教,每次都深受启发,获益匪浅。在这里我想对他们所有人表达真诚的感激之情。

从您刚刚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完成论文是一件非常艰辛的过程,随时都会遇见各种困难和瓶颈。那在遇见困难时,您是如何调整紧张的心情和压抑的情绪的?

娄益华:确实,论文写作是一件辛苦的历程。而我在学习过程中其实是非常随性的,从来不会在状态不佳的时候逼迫自己去学习。比如当我此刻就是不想看书或者写作,那我就会放下手中的任务,去做其他放松的事情。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一种偷懒行为,但在我看来,无论做什么事情,尤其是做学术研究,只有状态最好的时候效率才最高。如果硬要在自己情绪糟糕时强行产出,那只会事倍功半。所以,如果处于消极情绪中,我就去听歌、打游戏或者直接睡一觉,先把论文写作这件事抛诸脑后,等什么时候状态回来了再继续。

作为我们的大师兄和学长,也作为一位“过来人”,您肯定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心得。您有什么切实的经验想和与大家分享吗?或者说,对于师弟师妹,有什么好的建议?

娄益华:从我个人的心路历程来看,我觉得论文写作最重要的是多阅读、多思考、多交流,脑子里有东西了自然写出来就没什么难度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无论是原始史料还是论文、专著等,都要深入分析解读。这样才能熟悉研究内容、了解研究现状,以便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其次,思考是写作的灵魂。一篇论文里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作者思考后的观点和结论。所以在写作过程中要把思考当成一种日常状态,随时随地都会有新的想法出现。此外,交流是写作的伴侣。我特别无法忍受只动手眼不动口的研究状态,没有交流的学术研究就如一潭死水。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只有倾听他人的观点才能开阔视野,加深对事物更全面深入的理解,也更能提升自我思考的能力。所以在写作的同时也要注意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找机会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是极为必要的。

再次谢谢师兄接受我们的采访,希望您在新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切顺利!

娄益华:谢谢!也祝母校的师弟师妹们顺利完成学业,写出更加成熟优秀的论文,实现自己追求的目标!

娄益华,历史学博士,大连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历史系2022届博士毕业生,师从王晓菊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俄国史、俄国边疆史、高加索区域史等。博士论文《帝俄边疆治理视阈下的北高加索东正教研究》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